现在后端开发基本上都是写各种API提供给别人使用,我在日常工作里既写API,也经常调用别人写的API。

分享一下经常使用的调用API的模块。

看代码之前会有一些假设,可以帮助理解代码。

指数基金投资指南

这篇博客里面的内容主要来自于银行螺丝钉的《定投十年,财务自由》和《指数基金投资指南》这两本书中章“常见的宽基指数”,最近第三次读这本书,打算做一点笔记加深自己的印象。

博客中很多内容是从书中摘抄的,涉及版权问题,已经征得了钉大的同意。


一、简介

MQTT 是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的缩写,是一种轻量级的、基于发布/订阅模式的物联网通信协议。它具有以下特点:

  • 简单易用:MQTT 的协议规范很简单,易于学习和使用。
  • 可靠性高:MQTT 使用了 TCP 协议进行传输,具有较高的可靠性。
  • 低延迟:MQTT 使用了发布/订阅模式,可以减少消息传递的延迟。

JWT简介

JWT(JSON Web Token)是一种流行的跨域认证解决方案。它可以在令牌中安全地传输用户身份信息,实现无状态认证机制。

优点:

通过runserver运行Django

相信用过Django做开发的人对于python manage.py runserver 这个命令一定不陌生,这个命令利用django自带的一个web服务器,可以帮助我们在本地很简单地就运行django,对于本地测试来说足够了,但是不能用作生产环境中,甚至测试环境都不行,主要有如下几点问题:

  1. 性能差
    它是单进程、单线程的,因此只能同时处理一个请求。随着请求量的增加,服务器的 CPU 和内存使用率会不断上升,最终导致性能下降

  2. 功能有限
    它仅支持基本的 HTTP 请求,不支持 HTTPS、负载均衡、静态文件服务等功能。在生产环境中,这些功能是必不可少的。

软件能2

《软技能》这本书可以说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是家喻户晓了,前一段时间想读的时候发现作者去年8月出了新版,依然沿用了之前的名字,全名叫做《软技能2 · 代码之外的生存之道》,就选择了阅读新版。

这本书的作者 约翰·Z.森梅兹 本身也是一名开发者,根据书里面零散的信息,他刚工作的时候是开发打印机驱动程序的,后来做软件测试工作,再后来做互联网软件开发工作,整体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变动的,他都能成功转过来,并且都做的很好,不得不佩服。

约翰·Z.森梅兹 在19岁的时候(也就是1988年,这个信息来自于 google bard )年薪就已经6位数了,即使在35年后的今天,这个薪资依然是很不错的,不过美国的通货膨胀不高,不能用中国的情况去类比。


如何开一家小而美的店
上面这张图是我用这本书的标题“如何开一家小而美的店”作为Prompt,利用百度的文心一言画出来的图片,感觉并没有准确表达标题的意思,不过也挺有意思的,就放在这里。

这本书从8月开始阅读,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,一直到9月底才读完。

我前年拿到了房子,前年10月开始装修,装修过程中发现新小区附近没有一个像样的水果店,就动了开一个水果店的心思,虽然后来不了了之,但是心里就一直留下了一个开店的念头,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很想读。

我老婆那时候很想开一家干洗店,我觉得投入有点大,也没有实际去做,结果今年小区楼下真的开了一家干洗店,现在看感觉生意还挺好的,感觉错过一个挣钱的好机会呀…


用Django好几年了,期间陆陆续续因为项目开发需要看过一点点源码,但是一直没有整体上看过源码,最近在B站上发现了一个不错的Django源码讲解教程,**沈奇才·Django4.0源码解读,打算跟着这个视频过一遍,不过我看到的目前最新的代码,我从Django的官方仓库fork了一份代码,yexia553/django** ,后面把想相关的注释和说明都提交在这个仓库的learning分支上。

我不打算逐行解释代码,只会记录一些我觉得写的不错或者对我理解Django的设计有帮助的内容。

这篇博客会记录一下django.conf.settings相关的代码,也就是Django中的项目配置相关的部分。

global_settings

昨天和今天上午参加了公司组织一个关于“客户沟通”的培训。

我的工作中,写代码大约占35%,任务管理、运维等占30%,沟通大约占据35%。

我参与一个异常检测的开发项目,还负责两个DevOps相关的工具,几个月前开始负责我们团队的全球支持工作,经常需要跟用户沟通,了解他们的使用情况和反馈以便帮助我进行改善,还会基于日志和流量做一些用户行为分析相关的工作,分析出来的场景和问题也要跟用户沟通来确定分析的对不对,虽然有一个同事会帮我分担一些简单、重复的沟通,但是总得来说,沟通对我而言还是很重要的,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报名参加这个培训的原因。

芯片战争

从去年买了微信读书的会员开始,到现在一共读(听)了27本书,其中有三本是晚上睡觉时候听的玄幻类的小说,所以真正读的是24本。

虽然读了24本书,但有时候看着读过的书名,却不太记得里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了。
一般来说,我会读完的书都是我觉得还不错的,虽说读书不是为了完全记住里面的内容,但还是希望能加深自己对这些书的印象,所以打算开始写“读书笔记”。

我给“读书笔记”加了引号,是想区别于读书的时候学校教我们的读书笔记,我只打算简单、随便地写一点书里面的内容一遍帮助我加深印象,而不会刻意地写积极向上的感想。

中国的芯片产业

0%